丝绸之路,开创自西汉兴盛于唐朝,追溯千年,丝绸之路推动着亚、非、欧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对话与融合。回望这段璀璨辉煌的人类文明史,大量描述其繁荣景象的词篇流传至今,《唐大诏令集》“伊吾之右,波斯以东,商旅相继,职贡不绝”;杜甫则以“驼马由来拥国门”记录了他眼中丝绸之路的盛况。可以说是这条举世闻名的贸易通道,为今天中西方文化的相通、相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成就丝绸之路璀璨辉煌的,也正是今天我们的主角——丝绸。
当我们置身经典法式别墅,畅聊丝绸、茶、绘画、美玉……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共同仰望近千年的璀璨文明,以史为鉴,誉见西东——梦回丝路盛世。
==== 大成国礼 大美宋锦====
吴建华
上久楷丝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我看来,宋锦是非常精美且异常独特的。每当我们说到丝巾,都会第一个想到爱马仕,但我们的宋锦跟爱马仕完全不一样,无论是精美的图案,还是华丽的设计元素,但它终归是一个平面的东西。但我们的宋锦无论它是用作围巾、服饰或是包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甚至是不同的时间,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味道,所以这是普通的丝绸完全没有的,这也是宋锦独特的技艺。


在宋锦独一无二的纺织技艺之上,上久楷在面料的图案上也做了非常多新的尝试。比如会联合艺术家合作,辅以时尚设计的服饰,例如与知名艺术家蒋山青老师合作的一个系列,将蒋老师的山水画与宋锦的织造工艺进行结合,同时再辅以当下流行的剪裁和时尚元素的点缀,赋予了宋锦更加时髦的时尚气质。
纵观中国织锦历史,我国有著名的三大锦——从魏晋南北朝开始,蜀锦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因它的区域主要在四川成都一带而得名;到了宋代,苏州一带的蜀锦工艺重新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织造工艺,形成了今天我们常说的苏州宋锦;后来到元代,宋锦又有了新的改良,因元代以蒙古族为主,他们的个性比较张扬,喜欢穿金戴银,喜欢把金丝银线等穿戴在身上,经过了一些列的变化后,从而形成了云锦的独特工艺。实际上这三大锦之间从织造技艺、风格、区域文化等角度既有关联,也各自有自己无可取代的特点。

很多普通人认识宋锦是从北京APEC领导人的新中装开始的。宋锦的发展历程中也同样经历了不少兴衰起伏。因为一些传统技艺已经无法适应如今的市场需求,那么最关键的核心就是创新,比如手工织锦面临非常大的产量问题,那么我们就去摸索新的生产工具去改良,以适应时代的需求,这也是宋锦得以传承和光大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另外,通过摸索,上久楷把经过改良的宋锦制品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例如家居软装、车饰、箱包等,提升它的综合应用行,扩大宋锦的生存土壤。宋锦,才得以重新复兴。
这次在保利首开天誉展出了多件上久楷的宋锦制品,其中不乏曾作为“国礼”的同款配饰,当承载着古老非遗之美的宋锦置身法式建筑当中,传递给现场嘉宾不同的时代、不同国度的优雅、奢华与匠心之美。
==== 花鸟油画 中西融合====
黄月
中国著名艺术家
在中西方绘画上有两个显著的区别,西方油画三大题材是:人物、风景和近物;中国绘画三大题材是:人物、山水、花鸟;所以在西方绘画当中是没有花鸟这一科的。中国花鸟是一个纯精神的绘画,不是为了表现花和鸟,是为了表现人的一种精神层次上的东西。2000年,黄月老师从各种中国元素当中选择了花鸟,是因为他觉得花鸟没有地域性和审美上的差别,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另外它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用油画加上中国传统的元素创立了黄月花鸟油画。黄月老师的话,被洛克菲勒家族关注并收藏,洛克菲勒的家族曾如此评价 黄老师的花鸟油画——“中国人画不了,外国人不会画”。
黄月的花鸟油画展,是洛克菲勒家族近百年第一次为亚洲艺术家举办的展览。同时,也正是因为黄老师的花鸟画,意大利总统在2017年授予唯一的中国艺术家骑士勋章。这也是中西融合的在国际上的高度认可。
说到如何用西方的油画艺术表现中国传统的花鸟题材,黄老师认为——中国古人说笔墨当随时代,但是我们看到今天很多的中国绘画,其实并没有很大的颠覆性的改革,还是笔墨样式承载着传统的元素,更为保守。他觉得色彩是一种国际化语言,所以会在油画中融入更多的中国传统的绘画元素;在水墨画当中,则会把墨主要凝结在书法上,而所有画面当中元素用色彩来画,是因为色彩有更多的情绪表达,也正是这样的东西方元素的融合引起了很多大的国际的关注。因为大家都喜欢心感愉悦的东西,这也是符合当代人的审美的。
黄月老师认为,中国艺术家的“根”是中国的,所以绘画也一定是来源于中国的传统的绘画艺术,在绘画中如何去融入更多的具有世界性的元素是需要不断摸索与探索的,因为中西融合是中国绘画唯一的出路和发展的路。
与己悦、与人悦、与众生万物悦,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国的花鸟绘画蕴含着我国文人雅士的君子之道,通过西方的艺术形态,向全世界传递着这样的修身之道。就像保利首开天誉,完美融合了欧洲的艺术和文化精髓,将经典与当代摩登艺术体现的淋漓尽致。
==== 千年古道 茶韵芬芳====
萧艺
文化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茶专业委员会委员主任
说到一带一路实际上就是丝绸和茶的一带一路,茶马古道所谓的“古道”并不是水草肥美的地方,而恰巧相反风餐宿露的地方都很荒凉,因此之所以选择走这样的路线,是为了可以走遍更多的国家。中国当时向外输送的茶主要是以茶砖为主,茶传到中亚和欧洲后,逐渐形成了欧洲和中亚双重口感,中亚地区在喝茶前要有肉食的进补,欧洲则要放一些花果,比如英国的红茶,会搭配一些牛奶和坚果。
中国的茶最早出口到英国,外包装就是用的丝绸,随后传入英国皇室,相传贵族把大量的国库和个人私藏的钱全部用来买丝绸了,国库逐渐空虚,人们在高档消费上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所以我们今天说起一带一路,茶文化和丝绸一样,有不可磨灭的推广的贡献。
唐朝有茶圣陆羽写的《茶经》,宋朝有宋徽宗写的《茶叶大观》,茶文化不仅仅是跟茶有关,它跟地理、植物学、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永远分不开。很多南方人会问到冬天雪地里怎么能泡茶呢?我的结论是——当然能。比如在北京这个地界,冬天出去我们穿的是御寒的衣服,在雪地里把火点着,我们喝的是一百度水的温度,怎么会冷呢?当然会是热的。在大自然的环境下饮茶,是让你体验和拥抱大自然,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在品茶的过程中体会自身与自然交流。
我们喝茶,常常会听别人推荐什么茶好就盲目去追捧一种茶,其实这是不对的。我们的六大茶:普洱、红茶、黑茶、白茶、绿茶、红茶,只要你爱喝哪个,它一定是适合你的茶,不仅对你的身体有好处,对你的精神境界也是有更大的好处。
在钢筋水泥间穿梭与忙碌,慢下脚步置身自然之中,独享片刻难得的宁静,这是何等惬意之事。一人、一茶、一书,忘掉繁杂,全身心体会大自然馈赠的每一寸雨露阳光,身处天誉,这一切唾手可得。
====冰清玉洁 温润如玉====
周芝羽
殊胜和善古典艺术馆董事长
“拥有一块美玉,等于拥有了一种文化。”周芝羽从小就是一个“爱捡石头”的小姑娘。因为家族企业的关系,让她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美丽的“石头”,接触到全世界知名品牌的首饰。
有很多年轻人不喜欢佩玉,他们认为把一块美玉串在一根皮绳上或者串在线绳上,戴在身上好像缺乏一些美感。所以,当她进入这个行业后,不断的摸索如何既融入中国元素,传承我们的文化,又能让年轻人喜欢,让玉融入更多西方珠宝的时尚感。周芝羽的“殊胜和善”将玉石做了很多种设计,将儒、释、道的文化与金镶玉的设计相融合,设计出非常多带有西方珠宝感的中国璞玉配饰,也受到很多年轻人喜欢。她在现场还告诉我们,跟我们一般的认知不同,玉不是只有常见的青色或白色,玉石同样有着丰富的颜色,例如:红色、黄色、绿色、黑色、花色等等。将不同颜色的玉石,辅以珠宝及镶嵌技术,同时不会丢掉丰富的中国元素的设计,也赋予了玉石西方的活力。
大家都知道有一句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可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很多母亲作为传家宝传承给子孙的都是玉器。在周芝羽看来,每一件玉雕作品上面都有着寓意吉祥的图案,就像吴总的宋锦上面所用的图案一样,有着非常漂亮且象征着吉祥的图案。这是有家风、有民族的传承的。玉佩告诉我们,仁、意、志、勇、结,做人要像玉一样表里如一,这是玉于人的意义。我们还知道的一句话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正是玉所蕴含的“勇”。
有仁、有意、有志、有勇之人,可谓志同道合之人。这也正与天誉创立誉享汇的初衷不谋而合。
==== 法式锦墅 誉见西东====
许嘉文
保利首开天誉项目营销总监
今天各位嘉宾在现场谈到了丝绸、茶文化、玉石、绘画,这些都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文明瑰宝,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想要得以继续传承和光大,则需要随时代的变化不停地将东方和西方文化进行融合,在现在乃至未来的世界舞台上才能被更多人所接受。
今天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各位嘉宾亲临保利首开天誉,共同为“誉享汇”揭幕,我们组织创立了誉享汇,是希望能够为业主提供更多像今天这样的活动。当我们拥有了一个满意的居所后,需要在这里孕育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物质是我们生活的基础,而文化和精神层面,则是我们生活更高的精神追求。我们共同追求共同为精神而活,为自己的意识而生活。
|